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引发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见图2-2)。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动机过程示意图
图2-2 动机过程示意图

(二)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三)维持与调节功能

在个体的社会行为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停止,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见图2-3)。

动机强度、任务难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图2-3 动机强度、任务难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