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定义
人际互动就是人的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如下。
- 目标的一致。
- 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 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如下。
- 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的结局。
- 竞争是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显然,竞争各方双赢或多赢,实现共赢的局面,是比较理想的人际互动形式。只要各方遵守竞争规则,充分考虑别人的利益,共赢是可以做到的。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M.Deutsch)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和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比如同一足球队的球员之间的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比如拳击一类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关系。
专栏2-15 人际互动的哲学
人际互动的形式有合作与竞争。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人际互动模式。
- 利人利己。助人也利己。助人一臂之力,自己也获得好处。
- 损人利己。你死我活,打压他人,获得自己成长的资源。
- 利人损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损人损已。鹬蚌相争,两败俱伤。
- 不损人利己。无涉他人,独善其身。
- 利人不损已。举手之劳,济人危难。
除了极端的、对抗性的情境,比如战争和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在日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人际互动是可以选择利人利已模式,并达到双赢和多赢的效果的。我们要多做利人利己的事情,不做损人利己和损人损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