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从孕育它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持这两种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在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C.A.Ellwood)的观点,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所处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考虑到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研究领域以及近十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个体由社会因素引发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K.Lewi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两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心理学有关个体层面的概念和研究,部分涉及人际层面与群体层面的概念和研究。

专栏2-1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 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美国社会学会(ASA)的《社会心理学季刊》